文/劉炳憙(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師)
十年內,台灣就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議題已然成為顯學,因為這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現實。幾個月前和余尚儒醫師結為好友,開始接觸他所大力推動的「在宅醫療」,參與幾次的在宅沙龍聚會後,我們構思著如何讓老屋結合在宅,創造出更多元的可能性。這次余醫師邀請在日本長野縣推動在宅醫療的佐久醫院北澤彰浩醫師來台東,老屋成為他所選定的演講地點,透過實際接觸偏鄉社區,與居民對話,讓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去思考未來,找出新的出路。「在宅醫療」的起點得切入一個核心議題,那就是我們期待如何面對臨終?北澤醫師的演講裡,提及有一種藥,是任何醫院都沒辦法開的,那就是-「家」。在宅醫療是盡力去支援每個人能夠在自己所熟悉的家及社區生活直到末了,因此以每個個人為主體是非常重要的。
在擔任牧師所協助處理的告別禮拜中,只有極少數是真正在宅臨終,因此我們特別邀請守得長老擔任這場分享的與談人,聊聊他們家庭照顧老人家的實際情形。守得長老提到在父親罹患失智症之初,所有的家人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去接受老人家的狀況,住在偏遠的山區裡,長期照顧一位失智的老人家確實是很辛苦的過程;而不久前母親自行離家說要出去玩,等到後來發現時已經在海邊過世,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深刻的經歷。北澤醫師特別感謝守得長老的回應,因為要能夠在眾人面前分享關於自己父母親罹患失智症,在日本社會仍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或許這就是台灣農村的特色,大家能夠互相關心與照顧,成為在宅醫療很重要的基礎。
每一次參與在弟兄姊妹的臨終,是上帝賦予牧者很大的特權,也讓我向每一個獨特的生命學習功課,該要如何在面對死亡時,察覺上帝的同在與安慰。我們應該要坦誠地去面對,究竟當有一天自己將要離開世界時候,是按照目前這個醫療體系所告訴我們的,透過許多不必要的醫療行為勉強延長生命,在醫院向眾人告別,或者是安然返回自己的家,在親人及教會牧者、弟兄姊妹的陪伴下,在上帝的懷抱裡得著安息。死亡並不會因著我們不去談它就不向我們靠近,相反的,透過我們的預備,那死裡復活的力量才會透過你我的生命得以彰顯出來。每一天都是恩典,每一天上帝都讓我們成為祝福他人的管道。
創造一個「共生社區」,是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的。在鄉村,人與人的關係十分緊密,若一個人能夠稍微關心身邊的三五個人,扮演「見守者」的角色,一點一滴凝聚起來的力量,就可以為整個社區帶來一份新的氣象。這場「長照2.0之在宅下午茶」,讓一棟看似快要朽壞,凡遇大雨就漏水愈來愈嚴重的老屋,搖身一變成為「在宅醫療諮詢站」。除了持續推動「在宅沙龍」外,只要每個「見守者」互相協助,一旦發現社區中有哪個人需要醫療幫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協助聯繫在宅醫療的醫師、藥師、護理師等,讓整個醫療支持系統得以即時提供協助。老屋過去曾經是成功鎮健康的守護站,通過「老屋V.S.在宅」的結合,我們可以大膽的夢想,它的未來仍將恢復這個角色,讓珍貴的價值得以不住延續到下一代,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無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