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slider

讓阿嬤上市場買菜?(台北在宅沙龍系列)




台北在宅沙龍系列  「讓阿嬤上市場買菜」?

整理記錄/劉惠敏

僅僅兩個月不到,「在宅沙龍」便從構想來到了眼前,一如在宅醫療的想像,期待從社區、民眾真實的需求,共同建構在宅醫療照護。

72日首場在新北市永和的小小書房,迎來一場場精采的對話,更多的想像共識:我們要的是更好的生活,希望生活好。

在宅沙龍「先發投手」是在宅醫療學會理事、職能治療師柯宏勳老師,分享「復健:讓阿嬤上市場買菜」。現場的朋友有人對「上菜市場」的重要性深表同感,有朋友完全不了解在宅,因為擔心逐漸失能的阿公阿嬤而感興趣,還有實習醫學生想知道什麼是在宅醫療,也有照顧失智失能長輩的居家照顧服務員,還有輔具領域、復康巴士、園藝治療及職能治療的各路夥伴。

▲柯宏勳老師生動地講解在宅職能治療
曾罹患兩個癌症、長期擔任癌症志工、八十五歲的蘇媽媽,從自身、朋友、多年觀察,深刻認知在宅醫療的需求,更決心要擔任在宅醫療永遠的志工。一個人住的蘇媽媽舉例,三年前摔斷腿時,她聽醫師的話,能站三分鐘,就站著洗菜三分鐘、再坐下、站著炒菜三分鐘、再坐下,生活的動力讓她三個月就可以回去醫院當志工。
▲在宅沙龍大使蘇蔡彩秋媽媽與大家分享幾年前腿骨折如何自己在家裡復健,三個月後又回醫院當志工的故事。
「在宅醫療,只是把醫師帶到家裡嗎?」柯宏勳開玩笑說,職能治療師大概是唯一「人家請你去家裡幫忙了,還搞不清楚你在做什麼的專業。」

在宅醫療,應該是有別於到醫院的醫療照護。而在宅職能治療,「做的事情可多了,」例如一位不願意做復健的阿嬤,只想要去菜市場閒話家常,「上市場就是生活動機,」為此阿嬤也才願意好好訓練。

很多人會想:「我病好了以後要做什麼?」柯宏勳說,其實應該想,「現在還沒好,還能做什麼?」職能治療看到的不是身上的病,而是怎麼樣讓生活變得更好。他舉例,他派給一位以前愛上賣場的失智阿嬤一個任務:給她一張印著大蘋果的圖,要她買大蘋果回來。柯宏勳說,「不讓失智長輩關在家」,即便買錯多次,阿嬤卻笑得開懷,因為可以出來賣場買東西的開心無可言喻,在陪伴者的鼓勵、裝傻、給予工具及支持,例如陪伴的居服員靈機應變,扮演孫女問:「買不到蘋果怎麼辦?」阿嬤認真地回:「不會問人喔!」

職能治療、復健,是提昇生活品質。阿嬤達到職能治療的目標,從沒有自信、不開心,而重回了積極、有成就感、甚至回復部分生活功能。

透過無障礙設施的居家改造,讓失能、臥床都不能翻身的一位個案,透過一步步改造、運用可有的生活功能及工具、更適合個人的復健,最後從床上走下來、走出門,開始每天賣彩券的開心生活,還開始有了一起工作的女朋友。

每一故事、生命都是感動。「這就是我們想做的事情」,是由許多專業、許多人合作來達成的感動。

▲與會聽眾分享自己在職場、家中煩惱的長輩照顧問題。